秋分是昼夜在春分之后又一次平分,有着“平分秋色”的意思,标志着天气正式入秋。秋分节气与春分、夏至、冬至一起,是古人最早确立的重要节气,也是民众健康养护的关键节点。秋分后气温逐日下降,所以,注意早卧早起,适度添衣,以防着凉。
方法/步骤
早卧早起,适度添衣。
秋季,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,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。”孙庆说。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》 中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说的就是秋季,人要像鸡一样早卧早起。古人将鸡视为阳气鸟,认为它与阳气相同,代表了阳气的生发与收藏。此外,秋分时昼夜温差加大,早晚应随时添衣保暖。尤其是中老年人及患有胃肠疾病的人,秋分后还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,以防寒邪直中脾胃。
三个部位,不可受凉。
秋分后天气转凉,夜冷日暖,身体有三个部位一定不能冻。一是腹部,有胃病史的人和经期女性更应注意;二是头部,头颈部位受凉,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,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,不利于脑部供血;三是足部,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,所以人们常说“脚冷,则冷全身”,而全身冷,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,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。
清肺润燥,勿过温补。
秋分养生饮食应遵循“清润”原则,在滋润肺燥的同时可稍加温养阳气。如莲子、银耳、百合、白萝卜、鸭肉、蜂蜜、牛奶等,同时,梨子、苹果、橄榄、葡萄、石榴、猕猴桃、木瓜等清润果蔬也是不错的选择。偏温补的牛羊肉、板栗等可少量食用,以免加重内火。
缓解情绪,防止抑郁。
秋分,寒气渐重,日照时长减少,情绪也会受到影响,趋向内敛。草木凋零是正常的自然现象,秋季情绪相对夏季低落也是顺应自然规律的,千万不可因此钻牛角尖,产生抑郁之情。
END
注意事项
- 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,因此,秋分节气后,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,凡起居、饮食、精神、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“养收”这一原则。
最新评论
好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