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
之:前面的都一个之是助词,的。后面第二个之是助词,用在主谓之间。
白话释义: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,出来进去都要绕道。
2、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。
之:前面的都一个之是助词,的。后面第二个之是这。
白话释义:凭你的力气,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。
3、始龀,跳往助之。
之:代词,指愚公一家。
白话释义:刚七八岁,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。
4、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
之:助词,无实际意思。
白话释义:即使我死了,还有儿子在呀。
5、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。
之:助词,的 。
白话释义: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,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。
6、投诸渤海之尾,隐土之北。
之:面的都一个之是于;向;到。后面第二个之是助词,的。
白话释义: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,隐土的北边。
7、自此,冀之南,汉之阴,无陇断焉。
之:前面的都一个之是助词,的。后面第二个之是助词,无实际意思。
白话释义:从这时开始,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,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。
主题思想
此文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。其主题思想即恒道。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,通过“智叟”与“愚公”的对话,展现出了“智叟”之愚与“愚公”之智,告诉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,才有可能成功。
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,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,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,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。
《列子》“愚公移山”的寓言张扬了劳心者未必智、劳力者未必愚的人类平等思想,张扬儒学的同时,《列子》又援佛入道,融化西来之佛学思想,以沟通释、道二家之津梁。
另外,这篇寓言亦有很重要的客观意义。首先,它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,在天人关系上,重人轻天的倾向十分鲜明。其次,愚公在批驳智叟时,关于山与人的关系的分析,实际上蕴含着进步的哲学思想,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转化的道理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经验百科 » 愚公移山中“之”的用法
最新评论
好东西